只把老福特当仓库/摩诃婆罗多真好玩/
带着绿色的眼镜还想找红色的玫瑰?

@枕霞旧友

我觉得您可能误会我对史诗的解读和看法了,请容我解释一下。

我在写最早两篇文的时候就对种姓制度持批判态度。像婆罗门、刹帝利、吠舍这些名称最早只是泛指某一职能,没有暗示地位高低,类似称行商的人为商人,习武之人是武士。真正把这些职称和地位挂钩是之后的事了。(现在去尼泊尔的首都去询问信仰印度教的人,若是问“婆罗门”,他们会回答“导师”,若是问种姓制度,他们会说没有,还急着摆脱这种刻板印象。当然我相信您说的那种残酷现象肯定存在,但我想表达的是信仰印度教不等同于认同僵化的种姓制度,种姓制度实际上在每个信仰印度教的地区实施情况不同,过于复杂,我也鲜少谈论。在书单里分享过一本相关的书,可自行查阅。)

曾经有那么一些人修改了大量古籍(不仅两大史诗,还有其他古籍),将僵化的种姓塞进其中,吠陀都敢改(塞进带有种姓色彩的诗歌,被揭穿是伪增),让人误以为这是古来已久的事。但现在人不像古人这么好忽悠,对比文献就能觉察出来。就好比道德经也被纂改过,将“执今之道,以御今只有,能知古始,是谓道纪。”改成了“执古之道。”一字之差,谬之千里。

简单说,“今”意思是“现在,当下”,原本是说道法应适应于当下。纂改之后这个意思成了要人们遵循古法来治理。那么您对传世版的道德经,或“执古之道”这几句话是怎么看待的呢,会不会凭这句话就进而否定整部作品?或者等知道这是被人刻意纂改过的文本,对老子又是一个怎样的看法,是否仍觉得他该因这句被篡改的话被骂?

但这里想跟您做个区分,不是所有人只看过传世本的道德经,也不是所有人看史诗都带这么厚的滤镜和玩双标。有些人给我扣上“精婆”,并将“支持般度五子黑天”和“支持种姓制度”划上等号来骂。即便我已经明确并重复N次,从来没支持过僵化的种姓制度,仍然能看到不少这么怼我的言论。他们并不是真瞎,但我能理解他们为何要装瞎,希望您是个心明眼亮的人。


 
评论(5)
热度(23)

© 退坑了 | Powered by LOFTER